2004年,全县有小学141间(其中:前期小学及教学点55间),在校学生人数25546人,教职工1315人;初级中学17间,在校生14471人,教职工940人;高级中学2间,在校生4059人,教职工296人;教师进修学校1间,职业技术学校1间,在校生260人,教职工44人;县示范幼儿园1间,在园幼儿475人,教职工31人;社会力量办幼儿园和学校附设学前班共229班5729人,其中附设学前班159班 3441人,在园幼儿2288人(不含县示范幼儿园)。全县离退休教师1069人。
基础比较扎实,全县教育均衡发展。
我县一贯重视办好中心小学,发挥中心小学辐射作用,中学狠抓协作片教研活动,推动教学常规工作的落实,扎实推进科研促教工程,建立激励机制,完善教育教学质量的综合评估制度,每年评先表彰一批教学质量优胜中小学校,促进了全县中小学教学质量的协调、均衡发展,每年高考均取得了比较好的成绩,在全市有一定的名气。
⒉ 干部群众办学热情高。
我县原有校舍基础较差,从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起,为改善办学条件,我县先后进行了实现学校“一无两有”、“中小学校舍危房改造”、“为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改造校舍”、“改造薄弱学校、建设规范化学校”等几大战役。在几大战役中,干部群众办学热情高涨,对教育一往情深,纷纷以各种方式捐款捐物,献工献料,港澳台同胞也热心桑梓教育,竭尽忠诚,慷慨解囊,为桑梓教育献出了一片爱心,以“改薄建规”工程为例,五年时间全县共接受港澳台同胞和社会贤达捐资共1000多万元,其中香港人士何冬青先生个人就捐资400多万元,在海内外传为佳话。
⒊ 学校规模小,布局分散。
我县地处边远山区,地广人稀,学校分布比较分散而且规模小,麻雀学校多,仅前期小学就有80多间,布局调整后,仍有50多间。
⒋ 群众对办学质量期望值高。
山里的群众民风淳朴,一贯崇文重教,迫切希望孩子通过读书走出去。为此,群众对办好教育期望值很高,特别是对高中阶段的优质学位更加关注,舍得花钱让孩子到外地读高中、中专。以今年秋季为例,初中毕业生达到县重点分数线择校到市重点中学就读的有50人左右。